干貨VOCs廢氣治理方法有哪些及吸附法原理
作者:
VOCS廢氣治理
編輯:
VOCS廢氣治理
來源:
VOCS廢氣治理
發(fā)布日期: 2019.02.22
治理VOCs,減少其排量,采用的技術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預防性措施,以更換設備、改進工藝技術、防止泄漏乃至消除VOCs排放為主,這是大家所期望的,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向環(huán)境中排放和泄漏不同濃度的有機廢氣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就必須采用第二類技術。
第二類技術為控制性措施,以末端治理為主。末端控制技術包含兩種,第一種是非破壞性方法,即采用物理方法將VOCs回收,在一定溫度、壓力下,用選擇性吸附劑和選擇性滲透膜等方法來分離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變壓吸附、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離法等;第二種是在光、熱、催化劑和微生物等作用下將有機物轉(zhuǎn)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包括熱力燃燒、催化燃燒、生物法、低溫等離子體分解法、光化學氧化分解法等。
吸附法:
吸附法是揮發(fā)性有機物回收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處理流體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種或數(shù)種組分濃縮于固體表面上,以達到分離的目的。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大類,VOCs廢氣的吸附通常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
吸收法是采用低揮發(fā)或不揮發(fā)性溶劑對氣相污染物進行吸收,再利用有機分子和吸收劑物理性質(zhì)的差異進行分離的氣相污染控制技術。吸收法可用來處理揮發(fā)性有機物氣體的氣體流量范圍一般為3000~150000m3/h,濃度范圍0.05%~0.5%(體積分數(shù)),去除率可達95%~98%。對于特定的吸收設備來說,吸收劑的選擇則是決定有機氣體吸收處理效果的關鍵。
冷凝法是利用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下具有不同飽和蒸氣壓這一性質(zhì),采用降溫、加壓的方法,使氣態(tài)的有機物冷凝而與廢氣分離。該法特別適用于處理體積分數(shù)在1%以上的有機蒸汽,在理論上可達很高的凈化程度。但當體積分數(shù)低于0.01%時采取冷凍措施,這將使得運行成本大大提高。
膜分離法,也稱滲透法,在有機廢氣凈化中,是借載體空氣和有機蒸氣不同的滲透能力,或膜對氣體混合物中分子的不同選擇性而將其分開。壓力差、濃度差以及電位差會推動膜分離過程的進行。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又稱非平衡等離子體技術,是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通過介質(zhì)放電產(chǎn)生大量的高能粒子,高能粒子與有機污染物分子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從而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無毒無害物質(zhì)。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主要有電子束照射法、介質(zhì)阻擋放電法、沿面放電法和電暈放電法等技術。
生物凈化法是利用馴化后的微生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以污染物做碳源和氮源,將多種有機物和某些無機物進行生物降解,分解成H2O和CO2,從而有效地去除工業(yè)廢氣中的污染物質(zhì)。生物凈化法特別適合于處理氣體流量大于17000m3/h、VOCs體積分數(shù)小于0.1%的氣體。常見的生物處理工藝包括生物過濾法、生物滴濾法、生物洗滌法、膜生物反應器法和轉(zhuǎn)盤式生物過濾反應器法。